• <dd id="t37wf"><track id="t37wf"></track></dd>

  • <rp id="t37wf"><object id="t37wf"></object></rp>

  • <span id="t37wf"><track id="t37wf"></track></span>
    <rp id="t37wf"><acronym id="t37wf"></acronym></rp>

  • <rp id="t37wf"></rp>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文化 > 人文天地
    投稿

    95歲錢谷融:一輩子不寫不愿寫的文章(圖)

    2013-12-25 15:10:57 來源: 作者: 編輯: 360搜 百度搜

    昨天,《錢谷融文集》出版座談會在上海作協召開。圖為作家陳丹燕(右)向錢先生(左)獻花。

    上世紀70年代后期,錢谷融在家中書房。圖片選自《錢谷融文集》。

    上世紀90年代,錢谷融(中)與徐中玉(左)、王元化(右)在江蘇。 圖片選自《錢谷融文集》。

    早報記者石劍峰

    今年恰逢文藝理論家錢谷融先生95歲華誕,上海人民出版社于日前推出四卷本《錢谷融文集》為先生祝壽。昨天,《錢谷融文集》出版座談會在上海作協召開,錢谷融先生自1970年代末以來在華東師范大學教過的學生、聽過他課的學者和作家來到座談會,為錢先生祝壽,回顧錢先生的文藝思想,對他的散淡人生、人格風范表達自己的敬意。

    “吃貨”錢先生

    最愛清炒蝦仁

    作家陳丹燕買了一大束百合花獻給錢先生,“錢先生喜歡美的東西。”陳丹燕從19歲開始在華師大中文系上錢先生的課,“接受錢先生的教導,他始終是我的長輩。錢先生的課雖然忘記了,但記得先生的為人清爽。”陳丹燕回憶說,錢先生一直對她說要回來看老師,“我要說,我是曉得的。”

    錢谷融先生的學生夏中義教授現在上海交通大學工作,他沒有談自己老師的學術成就,卻介紹了先生的長壽“秘訣”。夏中義說,先生是一個善于享受人生樂趣的人,“他‘九五至尊’不容易,我有機會經常跟先生共享午餐,他不吃蔬菜。”說到這,錢先生自己都笑了。接著夏中義報了一下“吃貨”錢先生的菜單——清炒蝦仁。華師大中文系教授陳子善在一旁補充說,“最好是河蝦。”夏中義接著報菜單:“清炒鱔絲(不要茭白絲)、魚頭砂鍋(魚頭一定要大),最近發展的新品種是炭烤豬頸肉。”聽完,錢先生自己哈哈大笑起來。

    錢先生平時逢人就說自己“無能與懶惰”,陳子善教授昨天現場公布了對錢先生這句口頭禪的考據成果,他說現在有文字可查最早的出處是1998年5月4日的一篇文章,“錢回顧自己的人生道路,第一次說自己‘無能與懶惰’,然后到了1999年6月1日,在一個對話錄序里,第一句就說‘我這個人既無能又懶惰’。”陳子善教授說,這當然是自謙之詞,因為在半年之后,“錢先生就寫了一篇關于王元化先生的文章。”

    一輩子不寫

    不愿寫的文章

    華師大教授錢谷融先生是當代著名文藝理論家和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專家,他在上世紀50年代提出的“文學是人學”的觀點,曾經引起廣泛的論爭,對當代中國的文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培養的一大批學生,如今都已成為人文社科研究領域的中堅力量;他主編的《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選》、“中國新文學社團、流派”叢書等,都是文學學科的基礎文獻和必讀書目。上海人民出版社日前推出的四卷本《錢谷融文集》,分文論卷、散文譯文卷、對話卷、書信卷,收錄了作者有關文學理論、世界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等領域的研究,包括其“文學是人學”觀點的闡述,以及對魯迅小說、曹禺《雷雨》等經典的研究;輯取了有關文學、人生的感悟隨筆,與友人、學生的思想談話,并精心收存了四百多封信札,富于思想藝術性和史料價值,全面集中地呈現出先生的學術成就與人文風范。

    對于錢先生1957年2月寫的這篇“文學是人學”的學術文章,陳子善教授說,“我們當然要肯定‘文學是人學’的價值,但我們要思考的是,這一想法是從哪里來的?那一定要回到1940年代中后期,錢先生在那個時期的一系列文章有助于我們研究他早期的思想。”陳子善認為,錢谷融先生非常真誠地討論文學,不被當時流行的理論所束縛,試圖突破當時的教條,“他始終強調文學的對象是人。所以這四卷本對我們有很多啟示。”錢谷融先生的學生,華師大中文系紫江講座教授王曉明也說:“錢先生等前輩的文章、著作都在那里,讓我們看到現代中文好的水準,這是讀前人文章最重要之處。”

    在老一輩的學人那里,錢谷融先生的四卷本文集可能是最少的。錢先生好友徐中玉先生的“徐中玉文集”有六卷,同為中文系的老教授王智量的“智量文集”有十四卷,“錢先生他是以少勝多,以一當十。”作家趙麗宏昨天說,“他的這套《錢谷融文集》可能是前輩文集里規模最小的,但含金量都很高。他一輩子不寫不愿寫的文章。”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北京在線”、“北京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北京在線或北京新聞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北京在線_北京新聞網 京ICP備16060093號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17-2018
    亚洲爽爽爽网站

  • <dd id="t37wf"><track id="t37wf"></track></dd>

  • <rp id="t37wf"><object id="t37wf"></object></rp>

  • <span id="t37wf"><track id="t37wf"></track></span>
    <rp id="t37wf"><acronym id="t37wf"></acronym></rp>

  • <rp id="t37wf"></rp>